四、生态文化旅游节
2号上午九点,我和他们全家来到了长岭关“首届生态文化旅游节”庆典会场。其实庆典早就在进行。这次大会筹备了很久,由木子店中学校长王升伦和郑艳主持,市领导杨金叶和胡胜能,镇里诸多父母官都到了场,邻县安徽金寨的朋友也兴冲冲地来贺喜,麻城白布堂赞助了礼服装,阳光文化传媒公司全程陪同。接着还有别具特色的东山文艺节目助兴。这么热闹,这么隆重,天时地利人和,算是沾了“地利”的光吧,“鄂东第一关”啊。
会场四周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供我们参观游览。巨大牌匾上的“鄂东第一关”,白底红字,十分醒目,几里路以外都能看见。那些装饰板雕刻,文化墙,游客中心,农家美食广告和“人文之胜,特产之美,乡风之纯,山水之奇,乡游之热”分门别类的简介,内容充实而条理。显得比很多其他景点精准丰满,淳朴可信,底气十足。
新颖的午餐,一个大厅里几百人群群围坐成不知道多少桌,欢声笑语此起彼落,袅袅吊锅的热浪蒸蒸而上,村里热情服务的那些女“店小二”忙忙碌碌地来往穿梭。本地山珍品种繁多,东山吊锅厚黑而坐,显得土里土气,格外招惹游人吃货。真想不到怎么这个季节这么早就有老米酒问世,新酿出来的“壶子汁”,赢得了所有酒徒的青睐和赞不绝口,忘乎所以,包括我在内。尤其是那些来自上海武汉广东南京等地的游客,今天算是扩大了眼界,在此“见了个大广”。
五、好一个吊桥沟
午餐后,各路游客都兴致勃勃地开始登山,走吊桥沟。人们不谋而合,自然而然组成了若干个小队。我们这个小队就有11个人,李文廷及小江,罗红平,商小康,花姐,张藕花姐弟等,加上我麻老。
自村部东进,过小桥,上小坡,沿着那窄窄的田埂,穿过一个叫做什么“八石”,地面已经全部水泥硬化的小村庄,就进入了我们要游的吊桥沟。
吊桥沟位于麻城,金寨,罗田三县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分水岭上,约十平方公里,若论面积,恐怕连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孙子也够不上。但她有自己的爱好和脾气,靠她的气质和内涵,成就了她的天姿国色。
和许多景区不同,这里的山水全部天然,原位原貌,原汁原汤,几万年来一直没有经过刀枪斧剪戟“十八般武艺”的糟蹋,没有什么人工的汗水酒向这在水一方。所有的树木花草都是靠老天爷滋养,天然去雕饰,自肥自瘦,自娇自傲,自生自灭。游人所看到的应该就是近乎原始森林里面的那种古董。和美国黄石公园一样,这里是天赐的公园,一草一木都沐浴着天恩,比起那些园艺工人精雕细刻,匠心打扮的城市公园有着天壤之隔。人造不如神造,天心和合,人神至理,自古不变。一来到这里,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回归自然,贴近生活的天然人性的表露和宣泄。在如今这样的紧张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之余,释放心理疲劳,解除多余压力,得到一份舒适轻松的心旷神怡。这才是人们欢度假日,四处野玩的真谛。
引人注目的还有吊桥沟的石头。难道这里的石头也与别处有什么不同吗?就是的。
倒不是这沟里的石头格外奇形怪状,更不是它们有什么魔力怪力神力,有什么古怪,他们仍然是些普通石头,而且绝大多数是大小不等的鹅卵石,大的大得嚇人,比房子还大,小的小的可爱,比鸡蛋还小。不同的是,所有这些石头,除了接受过山洪的洗刷而移过位,从来就没人动过它,上天生它在哪儿它就在那儿。整条沟里看不到人工路,也看不到人们搬动石头修路砌阶梯做标记的痕迹。也就是说,除了游人用双脚踩出来的脚迹,这里根本没有路。
这踩出来的“路”,很多地方崎岖陡峭,有些地方就几乎无法攀登,只有手脚并用连扒带滚或者同路人互相拉扯才能通过。即使是这样的地方,也不会有谁搬动哪怕块石头用来铺路垫脚。好像人们谁都不忍心破坏上帝给这石头摆放的位置和顺序。这种维护大自然的心情和经久的功劳,好可贵哟!
一路上要么花香鸟语,要么牵藤挂葛,要么岩陡难攀,要么水阔难渡,诸多趣味和磨难不一而足,实际上也和在别的景区差不多。最终,我们也还一路爬上了山头,参观了茶厂,拜了菩萨老祖,这些到也用不着细数。除了我以外,大家都是年轻力壮,爬这样的山沟不咋费力。只有我,八年前车祸骨折,左腿至今还在作怪,有的地方硬是难以跨过,难以攀缘,腿有所碍,力有不逮。更要命的是,午饭时这个敬那个灌,喝了八杯老米酒,在下山回程的路上,慢慢晕晕乎乎,不觉稳度欠缺,前后滑了三跤。幸好有李文廷,罗红平和商小康左右扶持,全力保护,这才没有摔着,安全顺利到了家。
从下午一点出发到四点多返回,这次整个爬沟行动,我们这个小队花了三个多小时,圆满收关。
玩也玩了,浪也浪了,该班师回朝了。我的老朋友汪合欢要带我,热心的罗红平说送我,正在犹豫不决时,阳光传媒的老总李继洲要我继续共进晚餐然后再走。晚会上他还唱了歌,音色很好,神气很足。乘着晚会的余兴,我们昏昏沉沉地到了家。
这个国庆节,我重温了十年前的旧梦,欣赏了沿途风光,游览了诸多学生朋友的家乡,参加了鄂东第一关的庆典,见识了米酒之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,爬过了很多人想爬却没爬成的吊桥沟,满足了美好的欲望。值了!